砥砺奋进20载 城市管理谱新篇

——烟台城市管理20年侧记
发布日期:2020-12-23浏览次数:字号:[ ]

 

 

20年前的今天,烟台市城市管理局正式成立。20年来,在历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市城管系统党员干部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和改革要求,成功应对复杂环境和困难挑战,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紧紧围绕宜业宜居宜游城市总目标,持续抓好体制改革、品质提升、功能完善、民生保障四大领域,着力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城管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公用事业保障四项主业,城市环境面貌不断改善,发展基础日益牢固,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市城管局连续多年被省文明委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十一届全运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防汛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0年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牵头开展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城市节水工作,我市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等称号。

一、持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20年来,市城管局领导班子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毫不放松地抓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着力打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推广建设城市管理“党群爱心港湾”,多项党建工作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组织系统特色工作”,2020年4月局机关党委入选全市首批“三星级党组织”。严格选人用人标准,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深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教育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坚持党建与团建、工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局属7个单位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部分单位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称号。

二、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0年来,烟台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坚定不移地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2004年以来,全面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将承担的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环境艺术、城管执法等方面事权陆续下放,强化属地管理,加强调度考核。2009年以来,在规划执法职责移交、滨海一线等管理职责调整、广场环艺规范管理、园林绿化向园艺管理转变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市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抓大放小、市区一体,全面理顺和调整交接市区两级市政道路、排水设施、园林绿化、广告管理、燃气管理、道路清雪防滑等管理职责和规划住建领域行政处罚职能。推动道路施工“三同步”监管,冬季道路科学环保清雪,城市管理领域流程再造和营商环境水气暖报装提速。建立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形成城管委架构下的大城管运行体系,推动城市综合管理、一体管理。2020年全面改革滨海一带管理体制,将东起养马岛、西至芝罘岛范围内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卫保洁、广场公园、沙滩浴场等全部上收市级统一管理。推动市区公用事业一体化管理,三年内实现市区供水、供气、市政道路、排水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一体化管理。

三、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20年来,烟台城市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滨海城市,持之以恒地抓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2003至2005年,先后对中心区9个街道办事处63个社区进行综合整治,整治面积59平方公里,受益居民58万人。2005年4月,国家领导人视察烟台时,对市城管局组织开展的旧城区环境整治活动给予充分肯定。2005年全省建设工作现场会着重推广了我市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验,我市于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5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2007年获得省政府“三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荣誉称号。2008年以来,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迎奥运、迎全运、迎亚沙、迎上合峰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烟台、连续六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在市区组织开展了范围广、规模大、标准高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市区环境面貌实现“大变样”。2019年在市区开展“拆违、增亮、添绿、治堵”四大环境提升工程,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市区城管部门统筹抓好生活垃圾清运、环境卫生整治,开展创城环境提升攻坚,牵头抓好滨海沿线、铁路沿线环境治理,不断提高城市“洁、绿、亮、美”水平。2020全面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行动,重点抓好道路综合改造、慢行系统建设、绿化美化提升、违法建设治理、人行天桥和木栈道建设、道路雨污分流、管网设施配套、生活垃圾分类等,提升城市颜值,完善城市功能。

四、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20年来,城市园林秉承“生态园林、民生园林、文化园林”的发展思路,系统性开展绿地生态群落调整,配套建设绿道系统、慢行系统。2000年以来,市级管护绿地从最初90万平方米增至552万平方米。至2019年底,市区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到12429公顷,绿地覆盖面积达到13720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分别达到36.67%、40.48%、17.76㎡。先后在18个居民社区及主干道绿地居民区节点,改造建设社区公园及游园100余个。2019年以来,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开展添绿增绿行动,市区打造绿化景观道路33条,累计建设生态绿道243公里,慢行系统80公里。整体收回东炮台公园,2007年以来,毓璜顶公园、南山公园、东炮台公园先后实现免费开放,加强公园设施养护管理,连续12年举办毓璜顶庙会。1999年我市获得第五批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保持至今

五、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20年来,城乡环卫全面推行道路保洁和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改革、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200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2008年省住建厅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广烟台模式,2015年我市6600多个村居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全市建成8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我市生活垃圾综合湿解工程被住建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2014年9月,我市投资4.7亿元建设的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总投资25.7亿元,建设9座垃圾焚烧处理厂,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2015年5月,餐厨废弃物处理工程投入运行,市区5000余家餐饮企业纳入统一收运管理网络。全市建设小型生活垃圾收集压缩站308座,“烟台市生活垃圾收运模式改革创新”荣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银奖。2013年开始全市城市道路推广湿法保洁模式,城市道路保洁总面积6334万平方米,深度保洁率97.5%,位居全省第二名。城乡环卫全面开启“智慧管理新时代”,2020年10月,中国智慧环卫高峰论坛在烟台开幕。全面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市区1400多个公共机构、全市19个居住区、90余个村已实行垃圾分类,覆盖人口10余万人。

六、提高市政道路养护水平。20年来,市政养护工作紧紧围绕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目标,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至强,再到行业领先的发展过程。市政道路和路灯管理范围从原有小街小巷向六区扩展和延伸,市级直管主次干道增至93条1000余万平方米,市管路灯由2.9万套扩展到8.4万套,桥隧设施从原有有限几座老式过街天桥、隧道,发展至包含南大街、港城大街等自动化人行过街天桥,夹河大桥等在内的桥梁63座,塔山南路、胜利路等信息化管理隧道13座,“小养管”逐步走向“大市政”。市政道路养护从“手搬镐刨”到机械化作业、数字化控制,再到“路景空”综合提升,连续多年获得道路养护最高荣誉—“扁鹊奖”。累计组织完成市区113条道路、78个老旧社区整治改造任务,获得省级以上金杯示范项目30多个。市政路灯全面更新换代,在省内率先实现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控,市区平均亮灯率始终保持99.5%以上,居全国领先水平,获得“中国城市照明卓越管理单位”多项国家级称号。市政中心多次荣获国家青年文明号、国家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七、推动城市排水污水治理。20年来,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领域统筹抓好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先后组织实施了套子湾、辛安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升级改造等工程,投资9.8亿元的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于2020年11月开工建设。20年来,全市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19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15.8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7.68%,出水水质由一级B全部提升至一级A标准,套子湾、辛安河污水处理厂被评为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达标竞赛十佳达标单位,获得全国城镇供排水行业突出贡献单位奖2008年以来,投资5.4亿元完成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45.6平方公里,完成615个涝洼点位改造,84条次河道清淤维修,23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改造铺设排水管网540公里。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建成面积157平方公里,圆满完成十三五建设任务。投资5.5亿元建设运营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供万华工业园再生水项目,生产规模9.65万吨/日,年节约水资源3500万吨。利用全球环境基金实施烟台市化粪池管理示范项目。建设智慧排水,对1710公里排水管网、7.6万余座检查井实施精细化养护。市排水中心多次被评为省城市防汛工作先进集体,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获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八、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20年来,城管执法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程序。以主次干道、学校、医院、港站广场、公园等周边和背街小巷、居民社区为重点,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和综合整治。2013年开始,组织各区推行便民摊点、各类亭棚、依店经营、临商市场、农贸市场出入口统一划线管理,六区统一划线规范设置1732处。2018年底开始,启动全市新一轮违法建设治理,集中一年半时间全面拆违、集中攻坚,全市排查治理违法建设6.2万处、1623万平方米。2020年以来,制定出台优化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管理的七条指导意见,引导流动摊贩入场规范有序经营。截至目前,六区共设立便民摊点群85处。

九、实现数字化城管全覆盖。20年来,数字城管工作不断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2005年烟台市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首批10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2008年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架构,建成“集中受理,分区派遣,区级处置,统一考评”模式的烟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国家住建部验收。2016-2018年,烟台所辖8个县市均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并通过省厅验收。2019-2020年,陆续完成与省级、国家综合管理平台的联网对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通的数字城管大平台。目前,烟台市数字城管覆盖面积601.95平方公里,每年通过数字城管系统主动发现、快速处置各类问题50多万件。2017年起升级建设智慧城管平台,建成公用事业监管及应急指挥系统、视频监控及视频会议系统,完成智慧城管云平台迁移至政务云平台,将整合后的77类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开放与共享,共享数据高达156万条。推广应用“烟台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建成面向公众的“智慧城管便民服务平台”,实现手机移动终端“一网通”和“全业务”办理。12319城管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热线整合,受理“12345”政务热线平台派发案件2万多件,转办率、办结率均100%。

十、抓好城市水暖气服务保障。20年来,城市供热由小锅炉、小热电机组为主向环保、高效、集约供热转变。至2020年底,全市主要供热企业28家,供热面积达到1.3亿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1%。2013年-2017年,市热力公司与华阳热电公司企业合并和实施公司制改建。至2020年底,供热用户、供热面积由最初的1.3万户、76万平方米,扩展到17万多户、1730万平方米。先后关停65吨以下小吨位锅炉700余吨,所有锅炉环保设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投资3.2亿元,在祥和、鹿鸣、黄务分公司等新建高温热水锅炉890吨。2016年以来,投资3.3亿元,新建供热管网84公里,更新改造24个区片、290公里老旧管网。投资960万元建设换热站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客户服务指挥调度中心。启动建设套子湾污水源热泵集中供热站项目,全市采用清洁能源供热面积达到736万平方米。

20年来,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水质服务不断提升。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12家供水单位,设计供水能力181万立方/日,实际供水98.7万立方/日,水质综合合格率99%以上。全市建成深度处理水厂3座,正在推进15座。市自来水公司担负芝罘区和莱山区部分区域供水任务,供水用户215703户,日供水能力达到24万立方;投资2.8亿元,新建供水能力10万立方/日的莱山新水厂;建设市自来水公司珠玑加压站,实施永福园地下水库除铁锰项目,改造供水老旧管网355公里,完成“一户一表,计量出户”改造150811户。全市创建195家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2005以来,烟台市连续四届荣获“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

20年来,城市燃气行业管理逐步规范,燃气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01年以来,市区出台《关于整顿规范全市燃气市场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市区经营企业数量由液化气企业46家、服务部350余家整合成为液化气企业12家、服务部5家。全市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企业147家,天然气最大日供气量289万方,天然气用户132.6万户,燃气普及率97.2%,其中市区99.8%。2004年我市原管道煤气公司与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资协议,至2020年底,市区建成天然气门站4座,LNG应急储备气源3座,高中压调压站8座,敷设高中低压管网2854公里。2020年供气量达到3.65亿方,供气民用户80万户,工商户1900户。2014-2016年,投资3亿多元,完成市区燃气灰口铸铁管改造425公里。引进中石油泰青威管线第二气源,投资5.6亿元,启动建设全长127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30亿立方米的市区天然气环城高压管线项目,计划2023年底前实现市区天然气高中低压管线互联互通和市区供气一体化管理。

十一、强化城市广场环艺管理。20年来,广场管理重点围绕卫生保洁、环境秩序、设施管理、绿化养护、重大活动保障等不断改进管理模式,推动精细管理。先后参与接待国家领导视察烟台等重大活动保障、公益宣传等1200余次。开展为期三年的市区户外广告综合整治,拆除大型广告设施4900余处,664个广告塔“基本清零”;拆除灯箱、指示牌等4100余处。编制《烟台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完成滨海景观带和行政中心、会展中心等“一带五片”景观亮化建设,重点打造滨海沿线、商业街区、城市出入口及重要节点建筑群亮化,为歌唱《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五一劳动节、庆祝建党98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举行多场大型灯光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多家新闻媒体关注报道

十二、落实依法行政、强化应急管理。20年来,烟台城市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研究出台《烟台市城市供水条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市区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城镇居民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节约用水条例》、《燃气管理办法》、《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市区化粪池建设和管理办法》、《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设施管理办法》、《市区城市道路挖掘管理办法》、《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健全落实城市管理应急预案,积极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全力防抗强降雪、台风、风暴潮侵袭,特别是2005年冬季,成功应对了连续18天的百年不遇暴雪袭击,国务院派工作组来我市专题调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我市清雪抗灾工作经验。2019年以来,严格落实“精细、减量、环保”的清雪理念,采取“清雪滚刷+推雪铲+撒防滑沙”的方式科学组织道路清雪防滑。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全系统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二十年风雨沧桑,二十年传承跨越,二十年辛勤耕耘,二十年溢彩流光。二十年来,市城管局围绕抓好“水、暖、气、路、洁、美、亮、绿、法”九个方面的城市管理工作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创新实践,围绕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架构和提升城市“洁绿亮美”管理水平积极争取、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围绕构建市区联动、统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和提高精细精确精致精准管理效能与时俱进、高点定位、主动担当,围绕落实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理念和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满意度目标凝心聚力、埋头实干、扎实工作,为未来城市管理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开拓了眼界、理清了思路,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十四五期间,市城市管理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拼搏奉献、奋勇争先,全面实施“三化”、“三治理”、“两提升”、“两创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推动市区供水、排水、供气、市政道路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一体化管理,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国际滨海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